空壓站安全附件(壓力表、安全閥)管理細則
一、安全附件的重要性與管理原則
空壓站中的壓力表和安全閥是保障壓縮空氣系統安全運行的核心“守護者”。壓力表用于實時監測系統壓力,安全閥則在壓力超限時自動泄壓,二者缺一不可。
管理原則需遵循:
合規性:嚴格符合《#特種設備安全法》《#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》等法規要求;
預防性:以“定期檢查+動態監控”降低故障風險;
責任化:明確專人管理,落實全生命周期管控。
二、壓力表管理細則
1. 選型與安裝規范
選型要點:量程應與系統工作壓力匹配,通常為工作壓力的1.5~3倍(推薦2倍),避免指針長期處于滿量程的3/4以上;精度等級不低于1.6級(高壓系統需≥1.0級),表盤直徑≥100mm(安裝高度>2m時≥150mm);需選用抗震型壓力表(振動環境)或隔膜式壓力表(腐蝕性介質)。
安裝要求:安裝位置應便于觀察,避免高溫、潮濕或振動區域;壓力表與容器之間需安裝三通旋塞或針型閥,便于檢修和校驗;導壓管長度≤50m,內徑≥6mm,確保壓力傳導準確。
2. 日常維護與校驗
日常檢查:每日查看指針是否回零、表盤是否破裂、鉛封是否完好,記錄壓力波動范圍;發現指針卡滯、跳動或指示偏差超允許值(如1.6級表誤差≤±1.6%量程),立即停用。
定期校驗:校驗周期≤6個月(強檢設備需按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要求執行);校驗需使用精度≥0.4級的標準壓力表,校驗后粘貼合格證并注明下次校驗日期;超期未校驗或校驗不合格的壓力表嚴禁使用。
三、安全閥管理細則
1. 選型與安裝規范
選型要點:類型根據系統需求選擇:彈簧式安全閥(常用)、全啟式(快速泄壓)或微啟式(微量泄壓);整定壓力應設定為工作壓力的1.05~1.1倍,且≤容器設計壓力;排量需滿足系統******泄壓需求,確保超壓時能快速排放。
安裝要求:必須垂直安裝在容器本體或與容器直接連通的管道上,閥入口管道直徑≥安全閥入口直徑;安全閥與容器之間不得安裝任何閥門(檢修用截止閥需鉛封常開);出口管道應導向安全區域,避免排放口朝向人員或設備。
2. 日常維護與校驗
日常檢查:每日查看閥桿是否卡阻、鉛封是否完好、有無泄漏痕跡(可通過聽聲音或涂抹肥皂水檢測);定期手動扳動扳手(在無壓或低壓狀態下),測試閥芯靈活性,防止閥芯粘連。
定期校驗:校驗周期≤1年(強檢設備需按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要求執行),新安裝或檢修后的安全閥需重新校驗;校驗內容包括整定壓力(開啟壓力)和密封性能,校驗合格后出具報告并加施鉛封;校驗過程中若發現閥芯磨損、彈簧失效等問題,需立即更換部件或整體更換安全閥。
四、異常情況處理與應急預案
壓力表異常: 指針不歸零或超量程:立即停泵,切斷氣源,更換壓力表;
指示值突變:檢查導壓管是否堵塞、系統是否超壓,排除故障后再運行。
安全閥異常: 泄漏:檢查閥芯是否有雜質或磨損,必要時研磨閥芯或更換密封件;
超壓不開啟:檢查彈簧是否失效、閥桿是否卡阻,嚴禁強行加壓測試,需專業人員檢修。
應急預案: 制定《安全附件故障專項應急預案》,明確故障報告流程、應急處置步驟(如臨時泄壓、啟動備用設備); 每年至少開展1次應急演練,確保操作人員熟悉處置流程。
五、管理臺賬與記錄要求
建立《空壓站安全附件管理臺賬》,內容包括:設備基本信息(型號、規格、安裝位置、制造日期);校驗記錄(日期、結果、校驗機構、下次校驗日期);維修更換記錄(故障描述、處理措施、配件型號、責任人)。
壓力表和安全閥的可靠運行是空壓站安全的基石。唯有通過科學選型、規范安裝、定期校驗和精細維護,才能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,確保壓縮空氣系統長期穩定運行。企業需將安全附件管理納入安全生產責任制,以“零隱患”理念筑牢工業安全防線。